大田军民千户所古图

本图来源于清同治版《咸丰县志》

c

《清史稿》卷五百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:

大田所,元为散毛峒。明洪武五年定其地,二十三年属千户所,仍名散毛。寻改为大田军民千户所,领百户所一、土官百户所十、剌惹等三峒。

百度百科:

历史沿革

大田军民千户所是明代和清前期在今湖北省咸丰县设置的军事机构,用以钳制此地区的大小土司,对西南土家族土司地区的稳定起了一定作用,并且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。置于明初,废于清中期。

明洪武二十三年,蓝玉攻克散毛,闰四月,割散毛之半(今龙潭河以南地)设置大田军民千户守御所,“于八面环夷之中,紧扼诸司之咙,以通楚蜀要道”(明梅拱宸《大田所舆图守御文册》),将酉阳、平茶等司随征兵卒1100名把住关隘,又调施州卫左所汉兵550名协同预防,列36屯,且耕且守。(载于《明太祖实录》)

隶属于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(设置于洪武十四年,治所在今恩施市)(《载于《明史·湖广土司列传》),后者隶属于湖广都司。

施州卫与大田所后来还成为残明抗清的基地,直到康熙三年才归附。

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,冬月初七,合大田军民千户所、唐崖、金洞、龙潭诸土司地设置咸丰县。

部门设置与治所

一般而言,千户所有:正千户一人,正五品“掌印”;副千户二人,从五品;镇抚二人,从六品;吏目一人。

大田建所时千户为石山、副千户为郑瑜,系流官。还有不少世袭官和土千户。

据万历《湖广总志》载,有军3127名,大大超过正常状况下1120名的编制,领有百户所五、土官百户所十、剌惹等三洞。

建咸丰县城时,估定大田旧所城基周3里2分,面积约0.174平方公里。千户所大致范围,据《明史·地理志五》载,“东有小关山,西南有万倾湖,与酉阳界,又南有深溪关,北有硝场,产销。东北距(施州)卫二百二十里”。

历史影响

钳制土司

大田所得设置就是在蓝玉征剿土司叛乱过程中设置的,而且卫所制度在明朝也比较典型,全国都有,如众所周知的“天津卫”。大田所在蛮夷山中犹如中央王朝插下的一把利剑,对土司起到了威慑的作用,并同施州卫互相配合。对明王朝而言是,土司与卫所制度正是“恩威并施”的两端。

民族融合

大田军民千户所的设置与施州卫一样,开始打破“蛮不出境、汉不入洞”的禁锢,汉族人因到此任职从军而渐渐在此扎根,后来的县志中称之为“客家”(第二批“客家”在雍正改土归流后迁入),其中的强宗大姓如:

杨洞杨氏:原籍江南淮安府山阳县,先世杨成,元末立战功晋爵武德将军。其子杨公保袭爵,调任湖广施州卫世袭千户官。洪武二十五年至大田所供职,繁衍生息,现在杨洞区杨姓三千户一万余人,皆其后裔。

大田坝蒋氏:原籍江南凤阳府元和县。明初蒋澄调任施州卫指挥使,洪武十八年其子蒋春袭父官,不久调任大田军民千户所守御。世袭官废后,发奋读书争取科举入第。自明以来,历五百余年,繁衍二十余代,现有一万多人。

丁寨区江镇徐家巷子徐氏:原籍安徽凤阳。明洪武二十三年,徐腾达随蓝玉征散毛,后任千户所掌印官。清代时因故不少族人外迁,唯徐国士留居丁寨。晚清的徐大煜三十八岁中举,即留学日本,后任四川灌县知县。徐氏现有二百多户五百余人。

附郭子房沟张氏:先世张官音,山东济南府宜城县人,元末迁居武昌府江夏县,明初随朱元璋西征,洪武二十三年授大田军民千户所掌印千户。八世以后(康熙四年)世袭官废,家族中落,雍、乾时期迁居他省他县分途谋生。仍有两房留居子房沟,现有一百六十余户约五百人。

丁寨曲江镇邢氏:原籍江南凤阳府,先世邢源,明永乐时授大田军民千户所千户。康熙时削世职,道光后人文渐兴。现有一千余户近万人。

其他如忠堡梅家山梅氏(先世梅世相,原籍凤阳府颍川县)、丁寨曲江镇西江口魏氏(先祖魏毓川,原籍江西临江府)等。

 

转载请注明:《大田军民千户所古图